抗疫志愿故事丨“2米线”上的守“沪”人
发布日期:2022年05月02日
响应号召 社区志愿
我叫孙玉鑫,是信融养殖联合党支部的一名预备党员。3月7日,因居住的小区出现阳性病例,实施封闭管理,开始居家办公,在此期间我联系所在居委会开始了一些简单的社区志愿工作。
3月28日,浦东新区开始全区范围实施严格封控管理,开启新一轮核酸筛查。在党组织的号召下,我立即赶到社区所在居委——浦兴街道浦二居委进行线下报到,随即开始楼道值守、协助配送、核酸采样等抗疫志愿者工作,随着工作环境、危险程度的不同防护装备也不断升级到“小蓝”和“大白”。在接下来担任社区志愿者的日子里,我们这个拥有119个单元,1600多户,居住着4500多居民的封控居民小区里,每天都会经历不一样的事件,但最让我难忘的是在核酸采样区维持秩序、环境消杀的各种经历。
得出四“心”口诀
我所在的825弄要承接整个小区1/3(1000多人次)的核酸采集工作,配备一名采样医生,全程无休需要工作6个小时左右。在采样区如何维持好“2米线”的安全距离,做好引导居民们引导,提高采样效率,是我在开展志愿工作时面临的主要问题。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,我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四“心”口诀:
一是满怀“信心”。以一名预备党员的身份参加志愿工作,心中有信仰,工作有力量。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我对战胜本轮疫情充满了信心。也将这种“信心”传递给更多身边的人,这样开展引导工作就能事半功倍。
二是学习“专心”。志愿者必须通过“专心”的学习和实践,养成科学消毒和规范穿脱防护服的工作习惯,及时掌握好各种应对新情况的防疫操作规范流程。首先保护好自身,才能保护好大家。
三是工作“细心”。防疫工作中任何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,需要志愿者在开展工作中更加“细心”地观察和工作,及时规劝居民们正确佩戴好口罩,时刻维持好“2米线”的安全距离,堵住任何可能造成交叉污染的环节。
四是态度“耐心”。维持秩序时,作为志愿者需要更多的“耐心”,缓解人们因为排队等待而造成的烦躁情绪,多多平和的劝导才能维持好队伍秩序。
暖心的小事
连日来的付出也得到了更多居民的理解和配合,他们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“爱心”,而作为志愿者的我顿觉“暖心”:
志愿感悟
作为一名预备党员,虽然身份仍在预备,但是思想和行动一定不能预备,在这特殊时期,要真正做到靠得住、豁得出、顶得上。在参加社区志愿的日子里,我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接受党组织的考验,绝不辜负党组织的期望,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!
疫情防控攻坚克难,咬紧牙关持续奋战,
无畏辛苦不怕流汗,保护家园一方平安。
传承光明水产温暖,责任在肩投身一线,
接受考验预备党员,坚定信念勇往直前!(来源:养殖公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