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疫志愿故事丨致敬最美志愿者:青春无悔,战“疫”有我
发布日期:2022年05月04日
编者按
凝聚微光,便成星河。3月底以来,上海的新冠疫情多点频发,疫情形势严峻复杂,防控任务极其艰巨。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,在水产集团党委号召下,水产集团各级党团组织迅速组建十多支志愿者队伍和党团员突击队。在组织最需要和非常紧急的时刻,由胡雯雁、徐佳艳、王露玮、陈楠等同志组成的青年党团员志愿者“逆向而行”,他们舍小家顾大家,义无反顾星夜奔赴抗疫一线——光明花博酒店。
在那里,他们践行了“因为光明、所以温暖”的价值理念,彰显了水产党团员志愿者特殊的精神和特殊的担当;在那里,他们是采集员、扫码员、医护协助员,秩序维护员、物资发放员;在那里,他们协助医生核酸采样、协助阳性患者的转运、开展心理辅导……哪里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,以“万众一心抗疫情”的执着坚守和“越是艰险越向前”的勇毅担当,展现水产青年志愿者的蓬勃力量。让我们用“最美志愿者的战‘疫’故事”激励光明水产人,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,有序推进复工复产贡献青春力量。
#1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
这是4月9日一早发生在酒店的一幕
此时,酒店里正隔离着200余名密接者。一名闫姓密接者打给志愿者电话,带着哭声说道,已经几天没有视频联系上租住在杨浦区的妻子了,他们的孩子才1岁;今天再拨打妻子视频,可能是孩子无意中按到了按钮,他从视频里看到妻子躺在床上一动不动,孩子在一旁不停哭闹……妻子肯定出事了!闫先生哭着说道,妻子以前曾因脑血管畸形动过手术,他怕这次又是突发出血状况而引起昏迷……挂下电话,志愿者胡雯雁顿感时间紧迫,并且分析密接者已有几日未联系到妻子,估计已昏迷多日、孩子也已断粮数日了!必须立即救人!
争分夺秒,与时间赛跑
志愿者随即分头行动——联系闫先生所辖市场专班领导,与居委会取得联系,立即上门了解情况;联系驻场医生,与杨浦疾控沟通,先行将他最后一次核酸采样进行检测并开具报告;联系驻场负责人与他租住杨浦的小区居委会联系,并开具解除隔离证明以便小区接收;同时立即开具通行证明,以保证车辆护送他到杨浦区。此时,闫先生也已联系杨浦110上门。当警方和居委会破门而入时,眼前景象正如视频所示,孩子在哭闹、妻子躺在床上没有动静,嘴角还留有血迹。警察立即通知120救护车急送至甲医院,无奈该医院有阳性病人无法接收;救护车再急送至乙医院进行抢救……
而此时,闫先生已经手持通行证明和解除隔离证明由专车急驶杨浦区乙医院……
点亮微光 让生命接力
于到达乙医院,但由于医院封闭,闫先生只能在急诊外焦急等候;志愿者在一旁不停安慰,并同他一起想办法。这时,医生出来告知他由于情况较为严重,已不适合做脑部手术……此时的闫先生几近崩溃,多次哀求医生不管结果如何也先行手术;志愿者目睹一切,不停安抚他的情绪……最终闫先生通过朋友介绍,再次叫了救护车把妻子送往九院宝山分院进行手术。由于车辆通行证不能跨区,闫先生只能先行回到小区等候妻子的消息。
当天晚上,胡雯雁联系闫先生了解妻子手术情况。当获悉手术顺利的消息后,大家都放下了心,感叹道: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!幸好他的孩子按到了视频按钮;幸好各部门的各项证明都能从人性化的角度快速开具;幸好有医院愿意接收病人并及时手术……正是有那么多的幸运,加上大家一起的努力,最终挽救了闫先生妻子的生命!电话那头,闫先生感动地哭出了声:谢谢你们、真的太感谢你们了!没有你们,我都不敢想象妻子的结局!我无言以报!
#2 主动请战,彰显志愿者勇气与担当
到达酒店隔离工作的第三天,“隔离污染区”有一名女性隔离人员因之前被宠物犬咬伤,急需工作人员陪同前往定点医院注射狂犬疫苗。这时,志愿者徐佳艳主动请战,毫不犹豫地接受任务。按照防控要求,隔离人员与随行人员都必须穿上“全封闭式”的防护装备,全程进行闭环管理。
在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,徐佳艳感觉自己是一名英勇的战士,虽说不是在方舱等高风险现场参与抗疫,但仍充满着自豪。
由于车辆行驶中不能开窗通风、不能开空调、不能脱面罩与口罩。所以在出发前的一整个下午,她始终没敢喝一口水,以确保护送任务能顺利完成。当天晚上18:30,他们出发了。
但是情况却比想象的更加复杂,当时正值封控管理时期,一路上关卡重重,每道关卡都需查验车辆通行证、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等。通过不断地协调,终于顺利放行。单从崇明到患者属地医院就用了将近三小时。到了医院,按规定车辆必须先进行消杀,他们又等待了20分钟才予以下车。经过一整套繁琐复杂的流程后,终于将该人员送入医院完成疫苗接种。而她身着这一套“大白”,需要克服行走缓慢、视线模糊、呼吸困难等问题,更需要时刻保持警惕,与陪护的隔离人员保持安全距离,随时保持其在视线范围。当她完成任务返回到崇明的隔离点时,已是次日凌晨1点30分。
#3 青春,就是要迎难而上
在酒店志愿服务中,让王露玮最难忘的经历是来到隔离点后领到的第一个任务。那是他来到隔离点的第二天,晚上8点左右,他接到了给刚抵达的隔离人员发放抗原自检试剂的工作任务。由于刚开始隔离人员众多、志愿者人手紧缺,此次任务只能由他一人去完成。
在防疫医生的培训和帮助后,王露玮了解了如何穿脱防护服,手部消毒的环节和步骤,以及医用帽、口罩、鞋套等穿戴事项。
王露玮深深意识到用规范步骤来穿脱防护服,这是直接关系到在隔离区工作人员的全局安全,忽然就觉得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。
穿戴好防护服,王露玮拿着隔离人员名单进入了隔离区。一进入就感到气氛紧张,走道里不通风,加上戴口罩的缘故,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。但是想到这次任务的重要性,他还是咬牙坚持,对照着人员名单逐户发放抗原自检试剂;等待做好抗原自检之后,再将试剂进行回收。因为是刚来到隔离点对楼层不太熟,所以楼上楼下来回跑,防护服里的衣衫早已湿透。
期间,有的隔离人员问他自检结果“两条杠”怎么办,看得出很焦虑。由于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,王露玮的心里也很紧张,但也只能强做镇定安抚他的情绪,并关照要做好个人防护,不要外出房间走动,如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联系前台工作人员。慢慢地,隔离者的情绪逐渐有所稳定,并向他表示了感谢。“多一句提醒、多一声安慰,隔离人员就多一份安全、多一份舒心。”他深深体会到了的工作虽平凡,但使命很光荣!
#4 一次难忘的阳性患者转运
记得那是密接者来到酒店隔离点的第二天晚上,这一批密接30人中,有9个阳性患者,需要明天上午进行转运。
时间紧、任务重、被感染的风险性也高。晚上负责转运的马医生问水产志愿者陈楠:“第一次转运阳性患者有什么困难吗?害怕吗?本来不想安排志愿者转运的,实在是人手不够,转运人数又多,真的希望你能支持我。”陈楠一口答应:“一定配合你做好阳性患者的工作。”其实他心里还是挺“打鼓”的。毕竟这是第一次转运患者。奥密克戎传播性非常强,志愿者要亲自直接指导阳性患者规范穿好防护服,戴好所有的防护套装,依次下楼上车转运。其中,阳性患者在转运前,还需要对经过的走廊消杀两次,患者全身消杀两次。
虽然不是第一次进隔离区,接受参加转运任务对陈楠来说还是第一次,为了转运安全,晚上,陈楠与同事一起反复重温规范穿戴防护装备,考虑到明天还要指导患者,陈楠对每个转运的细节点反复讨论了几遍。马医生提醒他说:“转运阳性患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,要胆大心细,同时这一块牵扯其他密接者的安全。会不会交叉感染,就看转运中阳性患者和密接者是否会有接触,阳性患者走过的地方是否消杀及时。转运中不仅是对阳性患者负责,更是对其他密接者负责。”此时的他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。
次日早上8点,陈楠穿戴好一切,做好准备拿着转运名单进入了隔离区,到了铁丝网处,就感到气氛压抑,虽然已习惯了N95口罩,但是却有种窒息的感觉。不过想到这次任务的重要性,同时还有一线志愿者冒着危险在户外等着他们,这些又算什么!
其实,转运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感染者的心态。为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,志愿者经常提供心理疏导服务,以缓解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慌。在经过两个小时的指导和沟通后,九位转运阳性患者都已排成一排。陈楠站在了队伍最前,看到患者们情绪十分低落,他大声地鼓励:“大家都抬起头来,既然已感染了,现在就要有转阴的信心,积极配合方舱医院医生的治疗。要相信科学,相信医生,更要相信自己!”这段话给他们打了一剂强心针!随后,他们一个个提上行囊,顺利上了转运车。
战“疫”有我,不辱使命!
四名逆行而上的水产志愿者疫情面前显担当,危难时刻践初心!从他们身上,我们看到了水产党团员青年在特殊时刻的特别担当!
向最美志愿者致敬!向所有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志愿者致敬!(来源:党委工作部、团委、本部、开创公司、渔业公司)